以出口市场多元化分散风险 提高中国钢铁国际竞争力

摘要   本报记者 杨悦  “近年来,全球钢铁生产格局呈现微妙变化,重心逐步向新兴市场转移。建议中国钢企积极开拓新...
   杨悦
  “近年来,全球钢铁生产格局呈现微妙变化,重心逐步向新兴市场转移。建议中国钢企积极开拓新兴市场和发展中国家市场,减少对单一市场依赖,以出口市场多元化分散风险,提高中国钢铁产品的国际竞争力。”12月3日,上海副总裁任竹倩在于福建厦门召开的钢铁行业国际化发展研讨会上如是指出。
  新兴市场“成长”加速
  全球钢铁业集中度提高
  任竹倩表示,纵观近年来全球钢贸市场发展趋势,新兴市场加速“成长”,增长势头强劲,全球钢铁行业集中度有所提升,企业大型化发展趋势明显。
  根据世界钢协公布的统计数据,2024年1月—9月份,中国粗钢产量同比下降4%;印度和土耳其的粗钢产量分别同比增长了5%和12%,展现出其在钢铁生产领域的积极发展势头;俄罗斯的产量也同比小幅增长了6%;日韩粗钢产量出现明显同比降幅;美国和德国等传统产钢国的产量保持相对稳定。“与以往不同的是,巴西受到南美洲经济增长影响,近几年的产量增速也比较快。 ”她展开解释道,“2023年,全球前20大钢铁企业中,亚洲企业占据较大比例,包括来自中国、日本和印度的企业。同时,全球前20大钢铁企业的总产量在2023年达到7.41亿吨,比2013年增加了1亿吨,增长了15.57%。其中,中国宝武由2013年的排名靠后跃居2023年的首位,产量达到约1.30亿吨,表明行业头部企业通过并购和扩大产能逐步升级规模,市场集中度有所提高。”
  近10年全球钢铁进出口格局亦有所调整。“从进口数据来看,欧洲部分国家进口量增长明显。”她说,“近10年来,全球进口总量为4.34亿吨,同比增长9.3%,其中亚洲、欧洲、北美洲为全球钢材进口的集中区域,2023年进口量占全球的73%。2023年,北美洲、中东和非洲地区进口增量较大。近10年全球钢铁进口量增长较快的是墨西哥、荷兰、波兰、越南、土耳其、意大利、比利时,进口量同比分别增长了115.6%、46.48%、45.13%、40.69%、24.46%、19.67%、14.75%,独联体和韩国进口量下降明显。”
  “从出口数据来看,欧洲主要国家及日韩的出口下降趋势明显,中东、非洲等地区的出口增速显著加快。”任竹倩介绍,2023年,全球钢材出口总量为4.34亿吨,较2013年增长5.3%,亚洲、南美洲、中东和非洲出口占比回升;出口贸易活跃度最高的仍为亚洲和欧洲区域,但欧盟出口量和出口占比均处于下行通道。
  国际贸易有“新流向”
  新兴经济体成全球钢材消费增量支撑
  任竹倩表示,近年来,国际贸易流向呈现新趋势,重点表现有二:一是中国与“一带一路”国家贸易联系加强,二是美国与北美自由贸易协定成员国开展进口活动较频繁。
  “日本和韩国主要面向东南亚出口大量钢材,满足该地区快速增长的建筑业等用钢需求。中日韩之间也加强了高附加值钢材的贸易合作。欧洲地区国家和美国的钢材需求逐渐恢复,尤其在基础设施和制造业领域,主要依赖从土耳其等进口高品质钢材产品。不过,美国对中国的部分钢材仍有贸易限制,因此更多地从墨西哥和加拿大进口。南美经济复苏,钢材进口量显著增加,巴西钢材不仅供应本地市场,还向邻国出口。南美地区整体仍为钢材净进口区域,主要自亚洲和欧洲地区进口。”她补充道。
  “目前,全球钢材消费增量主要来自于新兴市场。全球钢材消费基本保持增长的原因就在于新兴经济体国家经济保持增长。新兴经济体在发展过程中需要大量钢材进行基础设施与城镇化建设。”任竹倩介绍,《2024年全球钢铁统计数据》显示,印度等国家在全球钢材消费中的占比明显增加,欧盟、北美等地区的占比则在减少。以中国为代表的新兴经济体是保持全球钢材消费量增长的重要支撑。
  全球经济将保持韧性
  部分地区“钢需”稳步提升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在今年10月22日发布的《世界经济展望》报告中指出,尽管一些国家的价格压力仍然存在,但是全球的“抗击通胀之战”已基本取得胜利。总体通货膨胀率在2022年第3季度达到9.4%(按同比计算)的峰值后,预计到明年底降至3.5%。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最新发布的一期《经济展望》报告称,尽管面临重大挑战,全球经济预计保持韧性,预计2025年全球经济增长3.3%,比2024年的3.2%高出0.1个百分点,并在2026年继续保持3.3%的增速,通货膨胀水平进一步降低。
  在此背景下,全球钢铁需求如何变化?“新兴经济体和发展中经济体需求将逐步增加,非洲和中东地区钢材需求稳步提升。”任竹倩表示,根据世界钢协今年10月份发布的预测报告,预计2024年全球钢铁需求将进一步下降0.9%至17.51亿吨。连续下降3年后,2025年全球钢铁需求将反弹1.2%达到17.72亿吨。2024年,巴西和墨西哥用钢需求预计增加,其中巴西用钢需求有望增长5%。
  “东盟6国中GDP最高的是印尼,印尼也是东盟第一大经济体。当前虽然印尼和菲律宾人均用钢数据排在末位,但是仍然有所增长。GDP和人均粗钢消费量之间存在一定的关联性,尤其是在经济较为发达的国家。然而这种关联性还受到工业化程度、基础设施建设、经济结构等多种因素的影响。整体来看,由于东南亚地区经济起步较晚,当地钢铁行业发展相对落后,当前的人均粗钢消费量仍较低,未来具有较大的消费增长潜力。”她说。
  任竹倩认为,未来全球多地区多个重点项目计划的披露一定程度上带动了钢材消费。例如,越南政府目前推行的越南南北高铁建设,新加坡政府推行的2025年城市规划图计划等。
  “ ‘一带一路’沿线西亚与独联体地区经济平稳增长,基建投资拉动用钢需求增长。目前,该地区主要经济体GDP呈现出平稳增长态势,其中土耳其GDP在2009年之后增速较快,2020年后增幅较大。沙特阿拉伯、土耳其、俄罗斯人均粗钢消费在2002年—2022年经历窄幅波动,阿联酋从早期的高峰逐步回落并趋于平稳,在2021年之后有所提振。整体来看,近年来这一地区的国家持续推动基础设施和建筑领域的投资,预计带动其钢铁消费水平持续增长。”她说。
  贸易摩擦或成主要挑战 
  建议多举措满足国际高端产品需求
  今年全球通货膨胀压力减小带来利好。然而,全球贸易在呈现复苏态势的同时,在结构性层面仍面临一系列挑战,地缘政治冲突和一些国家贸易限制措施的增加都将给贸易复苏带来压力与风险,致使全球贸易仍然存在碎片化隐患。
  针对这一点,任竹倩认为,钢材进出口贸易摩擦在过去一年趋于严峻,或成为后期我国钢材出口面临的主要挑战。相关统计数据显示,今年前10个月,全球对中国钢铁行业发起的贸易救济案件中,反倾销24起、占比为85.71%,反补贴3起、占比为10.71%,保障措施1起、占比为3.57%。“一方面,全球贸易壁垒越搭越高,多国对中国钢铁出口采取高额反倾销税(如加拿大最高46.2%)和长期保障措施(如英国延续至2026年);另一方面,各国征税政策愈加精细化,根据产品类型制定细化政策,如土耳其对非合金钢和合金钢分别征收15%和13%的关税,巴西则采用固定金额征税。这种‘精准保护’对中国钢铁出口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她说。
  “与此同时,全球碳市场发展将显著抑制国际钢铁贸易活动。”任竹倩表示,欧盟将于2026年开始正式征收“碳关税”并逐步降低免费碳配额。按照目前规则进行初步估算,我国钢铁行业出口成本将增加4%~6%,涉及的证书费用为每年2亿美元~4亿美元。在欧盟的主要钢铁进口国中,碳排放强度排前3名的国家依次是乌克兰、印度和中国。考虑到乌克兰钢铁行业复苏进程相对较慢,作为钢铁生产大国的印度和中国面临的钢材出口压力相对较大。2034年免费碳配额完全取消后,印度对欧盟的出口成本将增加约56%,中国将增加约49%。
  为此,她建议,相关企业要加大产品研发创新投入,提高产品质量和生产技术水平,通过生产绿色低碳、环保节能的钢铁产品,满足国际市场对高品质产品的需求,同时延伸服务链条(原卷到加工、运输到库、出口套保模式等),做好海外市场开发、海外客户服务。
  《中国冶金报》(2024年12月13日 02版二版)